欢迎浏览仁化文明网!
您所在的位置:仁化文明网首页 > 生态文明 > 内容

【创森】“绿美仁化”打好高质量发展“底色”

发布时间:2023-09-06 来源:仁化发布
    山水城乡、生态绿道、公园绿地、林下经济……近年来,仁化县举全县之力全域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“六大行动”,奋力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切实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。

全民共同参与,凝聚绿美仁化合力

    近期,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王心怡与植物爱好者们一同走进丹霞山,参与丹霞山举办的野生植物辨认大赛,在丹山碧水间探秘丹霞山生物多样性,感受绿美仁化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。

    仁化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,林地面积275万亩,森林蓄积量1348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达80.78%,森林资源核心指标稳居全市前列。近年来,仁化县坚持规划先行,实行挂图作战,清单化、责任化推进,统筹资金8570万元保障绿美仁化建设,积极引导林农、林企参与生态建设。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“大地植绿”、心中播绿、全民享绿”宣传热潮,发动全民参与辨花识树大赛、竹笋争霸大赛、创森书画比赛、创森主题徒步、茶香农家网络直播等绿美仁化主题宣传活动,参与群众40万人次,今年全县义务植树5万株,社会捐款捐物94万元。

构建森林生态,厚植绿色家底

    当记者走进国家森林乡村——董塘镇河富村的大井村时,只见村旁的古樟树园林枝繁叶茂、冠盖如云,地面的花草摇曳多姿,弯曲幽雅的石板小径直通古樟树下。游客们有的在参天古树下嬉戏、有的在绿油油的草坪上野餐、而有的在山水相依的田园里拍照……一幅美丽乡村生活的画卷跃然眼前。

    近年来,仁化县全域开展植绿护绿扩绿,全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,仁化创森知晓率和满意度达99%以上,群众踊跃参与乡村绿化美化,先后创建9个国家森林乡村、2个广东省森林城镇、13个广东省森林乡村,建成11个绿美古树公园,数量均排名全市前列。如今,宜居宜游的绿美乡村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休憩娱乐生活的好去处。此外,仁化县按照“固本强基、精准管理、提质增效”总体思路,积极构建以天然林为基础的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,抓好仁化县石塘上中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,打造集生态修复、产业发展、自然保护、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示范点。大力推进碧道、绿道建设,形成了多树种、多层次、多色彩的“百里画廊”,构建水相连、林相接、路相通的森林生态体系。

壮大林业产业,共享生态发展红利

    时下正值甜竹笋采收和加工的好时节,石塘镇产笋大户李子传在自家竹林间忙得不亦乐乎。李子传告诉记者,他种植了60亩甜竹笋,一年产量约在6万斤,现在一天能采收1100斤到1300斤,多亏了强镇富村公司和合作社帮扶,现在的销售情况非常好,商家抢着收购,员工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凌晨十二点。如今,越来越多农户种起了甜竹笋,石塘镇全镇甜竹笋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。石塘镇甜竹笋销售火爆,是仁化探索发挥林下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的一个小小“缩影”。既富裕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和后劲。

    仁化县大力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助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。仁化有竹林42万亩,产值9亿元,竹农6.4万人,被列入广东省首批竹产业发展基地,毛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公示名单,长江镇被评为“中国毛竹之乡”,培育了2家国家林业龙头企业,建成了领先全国行业水平的竹刨花板生产线,是全省最大的毛竹加工集聚地之一。近日,仁化县邀请了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制定了竹产业发展规划,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动竹林资源高效经营,不断引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,提升竹产业科技含量,增加竹产业附加值。与此同时,仁化县抢抓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契机,依托丰富的生态、文化和旅游资源,积极拓宽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,因地制宜发展种植红山白毛茶、城口金砂茶、扶溪草珊瑚、石塘甜竹笋等林经济,并发挥强镇富村公司、乡村振兴车间作用,打造电商销售平台,推进供给与消费精准对接,实现农林资源优势互补,群众增收致富,集体经济增长。此外,仁化县全力打好林旅融合品牌。通过擦亮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“金字招牌”,以丹霞山为龙头,大力开展文旅产业,引进了建豪